行业影响
外泌体研究方向
We're facing the
challenges
of life head on.
细胞外囊泡上的 PD-L1 高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

癌症,让不少人闻之色变。作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“杀手”,癌症的发病和死亡一直是我们密切关注的问题。近期,由国家癌症中心主导,发布在《国家癌症中心杂志》,提供了2022年中国癌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,以及更新了2000年~2018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趋势。

 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 

2022年,我国癌症新发病例约为482.47万例;其中,肺癌稳居发病例数中的第一,2022年肺癌新发病106.06万例,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。

 

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疾病,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00万例病例和近180万人死亡,其中大约85%的肺癌患者被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。

 

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仍然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。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存在许多限制,如副作用严重、疗效不一、易发生耐药性等。

 

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中的重要进展之一。它是利用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,具有不同于传统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机制和效果。组织 PD-L1(tPD-L1)的高表达目前是预测治疗反应的唯一批准的生物标志物。然而,即使是tPD-L1 低(1-49%)和缺失(<1%)的患者也可能从免疫疗法中获益,但迄今为止,这些患者没有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治疗反应。

 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 

来自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肿瘤相关细胞外囊泡(EVs)上的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,大细胞外囊泡上的 PD-L1 在一些组织 PD-L1 低和阴性患者中呈现高表达,这些患者治疗反应较好,因此大细胞外囊泡 PD-L1 可以作为免疫治疗预测的生物标志物。相关内容以“PD-L1 on large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therapy response in tissue PD-L1-low and -negative patients with 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”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细胞外囊泡领域顶级学术期刊 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上。

 

在本研究中,研究人员探索了一系列肿瘤相关抗原在血浆来源的 lEVs 上的表达,以及它们作为 NSCLC 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ICI)治疗的预后和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潜力。研究人员利用 NSCLC 细胞系,确定了一组肿瘤相关抗原,这些抗原在大型 EVs(lEVs,以前称为“微囊泡”)上富集,相对于较小的 EVs 表达增加。携带这些抗原的 lEVs 水平在 NSCLC 患者(n = 108)的血浆中显著升高,并将它们与对照组(n = 77)区分开来。

 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 

在测试的抗原中,研究人员专注于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(PD-L1),这是免疫疗法的一个众所周知的直接靶点。在血浆 lEVs 中,PD-L1 主要存在于一群 CD45 / CD62P lEVs 中,因此似乎与血小板源性囊泡有关。基线 PD-L1 lEVs 水平较高的患者显示出对免疫疗法有显著更好的反应和延长生存期。这在 NSCLC 患者亚组中尤为明显,因为这些患者 tPD-L1 表达低或缺失,但是 lEVs 上的 PD-L1 水平较高,因此将血浆中 PD-L1 阳性 lEVs 识别为免疫疗法的一种新的预测性和预后性标志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