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这样一种疾病,会让患者皮肤紧绷变薄、表情僵硬、鼻翼变尖、张口困难、口周放射纹、双手遇冷变紫变白、指端疼痛溃烂等,这就是一种罕见且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——系统性硬化症(systemic sclerosis, SSc)。
系统性硬化症又称为“硬皮病”,是一类以皮肤增厚变硬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,除皮肤受累外,还可影响内脏器官(肺、心血管、肾脏、消化道等)。疾病特征是:小血管的功能和结构异常、皮肤和内脏的间质和血管纤维化。系统性硬化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,目前认为与遗传、环境因素以及免疫系统异常共同作用有关。50%的 SSc 患者存在肺部受累,其中间质性肺病(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, ILD)是导致 SSc 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。
间质性肺病是一组以肺部间质(肺泡壁、支气管周围组织等)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总称。随着病情进展,肺组织逐渐失去弹性,氧气交换功能受损,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,甚至日常活动都举步维艰,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,甚至危及生命。
最近发表于《Respiratory Medicine Case Reports》期刊的病例报告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(MSC-EVs)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的案例。
一名55岁女性患者,有10年系统性硬化症(SSc)病史,因“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干咳加重5年”就诊于医院。尽管接受了环磷酰胺和吗替麦考酚酯治疗,但病情仍进展为间质性纤维化。
患者接受了共计八次的 MSC-EVs 静脉输注。在完成治疗四周后,患者反馈自身呼吸困难、咳嗽等症状得到显著缓解,体力活动耐受性提高,不再需要补充氧气;影像学检查结果也显示治疗后两个月的胸部 CT 扫描显示肺部的玻璃样密度以及纤维化病变均有明显减轻。
目前,已有多项针对 SSc 动物模型的研究,对 MSC-EVs 的治疗潜力展开深入探究。相关研究成果也表明,MSC-EVs 在 HOCl 诱导的 SSc 模型中,能够切实改善肺部和皮肤病变状况。还有研究也发现,人脐带 MSCs 来源的外泌体在博来霉素诱导的硬皮病小鼠模型中,具备显著的抗纤维化和抗炎功效。其作用机制主要涵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,以及推动巨噬细胞向具有抗炎作用的 M2 表型极化。
而这项实践也有力证明了,MSC-EVs 这一创新疗法不仅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呼吸道症状,胸部 CT 的影像学表现也实现了明显好转。与具有较强侵入性且副作用严重的自体骨髓移植相比,MSC-EVs 治疗在整个过程中未出现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。尽管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研究来验证 MSC-EVs 治疗 SSc 相关 ILD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,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,MSC-EVs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、哮喘、新冠肺炎(COVID-19)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、特发性肺纤维化(IPF)和囊性纤维化(CF)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,均展现出巨大的潜力,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MSC-EVs 将成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终极武器。
To learn more about“Tumor”information
Please contact us further